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

遙感探測報告-數化道路圖層比較

The Homework that we do after class

(1)圖形套疊分析比較
在各組不同的內、外方位校正及空中三角運算成果的基礎下,圖形疊合後會有什麼樣的差異?
(2)Google Map 目前的實際街景進行圖形疊合比較
利用過去課堂上使用的QGIS 附加元件Open Layer Google Satelite 進行南投縣埔里鎮的主要交通道路的數化,並且將成果與正射圖數化成果比較。
<step1> 打開Google Satelite Open Layer 找到南投埔里鎮位置
<step2> 將正射圖的tif檔與Google Satelite Open Layer 疊合,這樣的動作目的是為了確保能有明確的比較目標與範圍。
          <step3>選取相應的道路進行數化,數化的成果要另存為TWD97-TM2的坐標系統。
 (3)使用QGIS 保角法進行數化比較
<step1>利用課堂上所提供的控制點(Control Point)與影像(Raster)進行幾何校正(Georeferencer),過程如圖()
<step2>將南投縣埔里鎮主要道路進行數化,並且存為TWD97-TM2坐標系統
    <step3>將數化成果與正射圖、Google layer進行圖層疊合比較。
差異處:
(1)屬性資料表比較
第一個比較明顯的問題是,如圖()中編號3紅色圈,渝超組的屬性資料表中沒有Data所以在使用出圖版面的時候可以發現與我們組的資料表相比只有顯示資料的組數,但是裏頭什麼都沒有,因此在道路長度比較的部分,與渝超組的比對只能從圖上做比較。

(2)主要道路.shp 套疊比較
4km 的距離來做觀察,我們可以發現南投縣主要道路套疊時,在同樣的坐標系統下幾乎重合,唯一的不同在於選取的路段不同,如圖()中編號1的紅色圈以及編號2的紅色圈,這兩個圈中,我們可以發現由於製圖者的判斷標準不同,因此在相同的圖幅之下,畫出來的道路還是有長有短,因此在資料表的長度也有所不同。

(3)將圖形放大後觀察比較
將圖形放大的目的是為了確認誤差是否真如圖上顯示一樣,在將圖形放大後可以發現其實我們自己做的正射圖與google的正射圖所數化出來的道路線段長度是有差異的,如果我們假設google 的主要道路數化內容都是正確的,那麼從放大的圖面來看,我們可以發現會有分別3公尺和5公尺的誤差產生,但是哪個是絕對正確的,我們無法定義,因為這次的作業並有明確的規範要符合多少的精度誤差。因此我們只認為正射的成果會因每個人的認定不同而有誤差。
Fig1. 兩組正射圖道路數化比較圖

Fig2.比較區域位置

Weekly knowledge about GIS

社子參觀

 
EveryTrail - Find your own map 應用app製作屬於自己的軌跡使用Every Trail ,也是iphone 上的另一款app 因為操作比較有些不便所以當初沒有使用他來完成以前的作業,但是某次的校外參訪被我用來製作 台北科大 至 社子大橋的軌跡。為什麼這和GIS有關?因為動畫中看到的影片所提供的資訊,可以進行空間資訊分析與應用,算是另一種有趣的主題圖呈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